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Z世代“奔县游”情绪密码破译:野生体验与治愈需求成县域文旅新引擎——湖北高职学子深度访谈揭示年轻游客真实心声

发布日期:2025-01-20  来源:   点击量:


本网讯(通讯员 王淼 /图“特种兵旅游”还在社交媒体刷屏时,Z世代已悄然转向县域寻找情绪疗愈。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奔县游”研究团队近期完成10组深度访谈,通过两位典型受访者的真实故事,揭开了年轻群体选择湖北县域旅游的情绪逻辑——他们要的不是精致摆拍,而是“野生体验+情绪过山车”的独特价值。

“穷且益坚,不坠打卡之志”:县域旅游的情绪经济学

“去宣恩仙山贡水坐花船才30块,武汉东湖同款要128!”(访谈对象1)这届年轻人用精准的成本控制实现情绪最大化。调研发现,Z世代的县域旅游决策遵循“三低三高”原则:低消费、低密度、低套路,高治愈、高社交、高野生感。受访者多次提及“沉浸式逃离”——在神农架关闭手机信号假装“山顶洞人”,在远安鹿苑村漂流时幻想自己是《鬼吹灯》探险队,这种低成本高情绪回报的体验成为核心驱动力然而,情绪价值的生产充满不确定性。一位受访者吐槽武当山峡谷漂流:“救生衣破得露海绵,漂流到一半被要求扛船步行”,此类“卖家秀vs买家秀”的落差直接导致负面情绪爆发。

“泥石流拉花”到“楚辞快闪”:情绪触点的野蛮生长

在远安鹿苑村的稻田咖啡馆,老板教游客用手冲壶画爱心拉花,“虽然变‘泥石流’,但笑到肚子疼”(访谈对象1);秭归屈原祠的楚辞快闪中,NPC用方言念《离骚》引发年轻人边录视频边憋笑——这些非标化体验意外成为情绪爆点。研究团队提炼出Z世代情绪触点的四大特征:反精致化强互动性文化梗化社交货币化

 

“悬崖民宿与断头路”:情绪价值的冰火两重天

当受访者在竹溪龙王垭茶山民宿推开窗,看到“云雾在脚下翻滚”时,瞬间原谅了导航导进玉米地的窘境(访谈对象2)。这种“硬件不够,景色来凑”的宽容,暴露出县域旅游的矛盾现状神农架大九湖的晨雾、链子崖悬民宿的云海成为Z世代情绪记忆锚点交通接驳混乱、设施安全隐患、信息更新滞后等“基础病”也在制造焦虑。

Z世代的县城改造提案:要剧本杀,不要干巴巴的石碑

“求求多整点沉浸式!比如在秭归搞楚辞剧本杀,NPC追着游客对诗送粽子。”(访谈对象1)年轻游客的呼声直指县域文旅情绪动线设计文化活化再造升级方向正如受访者所言:“县城不需要复制大城市,把我们想要的松弛感焊死在山水间就行。”

当文旅产业从“眼球经济”转向“心灵经济”,这群Z世代用脚投票出的情绪地图,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答案。

 

联系电话:87588885        书记、院长信箱:hbtvu_sj@126.com 

© copyright 2010-2023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