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成宇 文/图)为深入挖掘Z世代群体在县域旅游中的情绪价值需求,助力湖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奔县游”课题研究小组近日启动专项社会调研。该团队以“Z世代‘奔县游’”的情绪价值诉求探析——以湖北省县域旅游为例”为选题,聚焦这一新兴消费群体的旅游体验,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调查问卷等多元调研方法,探索县域旅游服务优化的创新路径。
倾听Z世代声音:聚焦情绪价值的深度对话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作为文旅消费的主力军,其旅游行为呈现“社交驱动化”“体验碎片化”等特征。为精准捕捉这一群体在湖北省县域旅游中的情绪诉求,研究团队采用深度访谈法,邀请10余名有过湖北县域旅游经历的Z世代青年参与深度讨论。访谈围绕“旅游动机与情绪预期”“体验中的情绪触点”“社交分享行为”等维度展开,通过半结构化提问,挖掘从决策到体验全流程的情绪价值生成逻辑。“我选择去恩施大峡谷,是因为短视频里云雾缭绕的场景让我觉得特别治愈,想暂时逃离学业压力。”一名受访大学生坦言。调研发现,Z世代的县域旅游动机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种草,追求“治愈感”“新奇感”等情绪满足,但对交通不便、设施陈旧等问题敏感,“一次糟糕的住宿体验可能直接让我对整个行程失望”。


情绪触点解码:从“网红打卡”到“文化归属”
在旅游体验环节,受访者普遍提及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带来的愉悦感。例如,襄阳唐城影视基地的汉服沉浸式体验、秭归脐橙采摘活动等,因契合Z世代“文化圈层化”偏好,成为情绪价值的高频关键词。然而,部分景区同质化营销、服务响应滞后等问题也引发负面情绪。“很多‘网红古镇’卖的都是相似的小商品,缺乏本地特色,逛久了会觉得无聊。”一名受访者反馈。
社交分享行为则进一步放大了情绪价值的影响力。90%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旅行见闻,但分享内容并非简单“打卡”,而是注重传递个性化体验。“我拍vlog时会特意加入和当地老人的对话片段,这种真实感能让朋友感受到温度。”一名参与者强调。


破题县域旅游:以情绪价值驱动服务升级
本次调研不仅揭示了Z世代对县域旅游的情绪期待,也为目的地优化提供了方向。团队负责人表示:“情绪价值已成为文旅竞争的新赛道。县域旅游需从‘流量思维’转向‘情感运营’,例如设计‘情绪盲盒’主题线路、强化在地文化叙事,甚至将‘反焦虑’‘轻治愈’等概念融入服务细节。”
据悉,该团队后续将结合问卷调查与大数据分析,构建“Z世代县域旅游情绪价值影响要素体系”,并计划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操方案,提交至湖北省文旅部门参考。指导老师评价:“这项研究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展现了高职学生立足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文旅热”持续升温,如何以情绪价值赋能县域经济,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这群Z世代青年用扎实的调研与创新的视角,为家乡旅游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